由南京大学文学院、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华文文学与中华文化研究”课题组、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主办,暨南大学海外华文文学与汉语传媒研究中心协办,南京大学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中心承办的“华文文学与中华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6年8月26—27日在南京大学仙林校区召开。来自美国、日本、马来西亚以及中国大陆、台湾、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共80余人参加了会议。
26日上午的开幕式由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徐兴无教授主持。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朱庆葆教授、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张炯研究员、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会长王列耀教授分别致辞。
朱庆葆副书记在致辞中,对本次研讨会将“华文文学”与“中华文化”联结在一起进行研讨给予高度肯定,认为追寻“华文文学”与“中华文化”两者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辨析两者之间精微细密的交融与新变,将华文文学置于整个中华文化及其现代发展的广阔而深厚的背景之中加以研讨,不仅将拓展、引领华文文学的研究,而且将对当代全世界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文化创新和文化传播提出深刻的见解和前瞻性的预见。他指出,这样的研究课题和中国大陆三十多年来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息息相关。随着中国进一步的改革与发展,随着中国两岸四地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互动,随着中国与海外华人世界的血脉相连与休戚与共,华文文学与中华文化的研究,必将成为当代中国和海外华人文化世界最具现实性、紧迫性和高度理论建构性的课题之一。
开幕式后,南京大学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中心主任刘俊教授主持了大会主题演讲,陈思和(复旦大学教授、长江学者、图书馆馆长)、张英进(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校区教授、文学系主任、比较文学杰出教授)、山口守(日本大学教授)、苏伟贞(台湾著名作家、成功大学教授)、赵稀方(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台港澳文学与文化研究室主任、首席研究员)、程章灿(南京大学教授、长江学者、古典文献研究所所长)六位教授分别发言。陈思和教授在题为《有关20世纪中国文学史研究的几个问题》的演讲中,将台湾文学纳入中国文学的整体思考中,从大文学史观的角度,提出了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先锋与常态现象、抗战是个重要的文学史分界点、以及在20世纪中国文学中存在着殖民地文学的特点等重要观点。这些观点的提出,对有机整合大陆和台湾文学,在文学史理论上具有重要意义。张英进教授的演讲题目为《张爱玲的超经典表演书写》,他一改张爱玲研究中惯常的怀旧议题和经典定位,认为张爱玲的创作是一种超经典的表演书写。山口守教授以马华作家黄锦树、台湾少数民族作家利格拉乐·阿乌和大陆少数民族作家阿来为例,从具体的作家作品分析出发,来探讨和深化华语语系文学理论。苏伟贞教授则从《纯文学》杂志的“近代中国作家与作品”专栏入手,分析、比较台港两地作家创作的异同以及背后的文化影响。赵稀方教授通过对香港两个杂志《小说星期刊》和《伴侣》的分析,辨析了发表在两个杂志上的新旧文学作品的共生和转换形态,并以此探讨香港社会转型期文化认同与文学新旧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颠覆了过去简单的新旧对立以及新、旧与启蒙和保守对应的关系。对于华文文学研究界而言,蒋彝似乎是个有些陌生的名字,程章灿教授的《从失语到默语——读蒋彝<湖区画集>》,通过对旅英华人作家蒋彝相关作品的解读,深入挖掘了华人在海外异域生活时,从失语到默语之间艰难的心路历程。几位发表主题演讲的学者,讨论的议题有个案有综论,论述的重点有文本分析有理论探讨,涉及的范围则从北美到南洋,从欧洲到台港,以多个角度和不同层面,探讨了华文文学与中华文化两者之间彼此依存、互为表里、动态发展、持续互动的复杂关系。
在接下来的12场小组讨论中,台港海外学者李瑞腾(台湾中央大学教授、文学院院长)、黄美娥(台湾大学教授、台湾文学研究所所长)、詹雅能(台湾东南科技大学教授、通识中心主任)、葛亮(香港浸会大学教授)、林幸谦(香港浸会大学教授,请人代为宣读论文)、许文荣(马来西亚拉曼大学教授)、肖宝凤(澳门科技大学教授)等从境外立场,观察出华文文学与中华文化关系的别样形态。前辈学者刘登翰(福建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前所长)、陆士清(复旦大学教授)、杨匡汉(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古远清(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黄万华(山东大学教授)、曹惠民(苏州大学教授)、钱林森(南京大学教授)、杨际岚(福建文联编审)等,以高远的视野和稳健的研究方法,对华文文学与中华文化两者间的复杂关系进行了扎实的解读。中生代学者朱双一(厦门大学教授)、计璧瑞(北京大学教授)、刘俊(南京大学教授)、白杨(吉林大学教授)、方忠(江苏师范大学教授、副校长)、王爱松(南京大学教授)、张羽(厦门大学教授)、王文胜(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李良(江苏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王艳芳(江苏师范大学教授)、计红芳(常熟理工学院教授)以及青年学者朱崇科(中山大学教授)、凌逾(华南师范大学教授)、梁燕丽(复旦大学教授)、张卫东(汕头大学教授)、刘东玲(江苏师范大学教授)、金进(浙江大学研究员)、张娟(东南大学)、任茹文(宁波大学)、叶子(南京大学)、霍艳(中国社科院文学所)、汤俏(中国社科院文学所)、池雷鸣(暨南大学)、赵伟(江苏社科院文学所)、朱云霞(中国矿业大学)、陈秋慧(国家图书馆)、李晓伟(山东理工大学)、马泰祥(西南大学)、陈进武(江苏第二师范学院)等,在呈现对华文文学与中华文化两者之间关系的思考时,以广泛的议题、全新的视角、丰富的理论、多样的方法、极具个性的论述方式,展开对华文文学与中华文化关系富有创见的阐发。一群年轻的博士生郭俊超、黄敏、徐诗颖、李竹筠、黄资婷(台湾)、潘颂汉,则以他们敏锐的观察和新锐的姿态,介入到华文文学与中华文化关系的论域之中,呈现出新生代学者的新气象!
除了小组讨论外,本次会议还举办了一场有关“华文创作与文学传播”的论坛,论坛围绕“书写形态与传播方式”主题,邀请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作家和出版人,就文学生产和文学传播进行对话。参与论坛对话的作家有霍艳(北京)、朱蕊(上海)、朵拉(马来西亚)、施雨(美国休斯敦)、和富弥生(日本东京)、陶然(香港)、吕林(南京)和出版人詹秀敏(花城出版社编审、社长)、章俊弟(江苏教育出版社编审、室主任)、沈卫娟(南京大学出版社编审、室主任),与华文文学研究相关的学术期刊《华文文学》主编张卫东、《世界华文文学论坛》副主编李良也参与讨论。在讨论中,论坛参与者从作家的学者化、新媒体的生存形态和传播方式对文学创作的影响、文学的审美追求和语言艺术特质如何应对新媒体的挑战、文学的艺术追求和新媒体海量信息传播之间的矛盾、以及网络化、影像化导致的全球化既对文学生产(创作)产生某种压力同时也对文学传播提供便捷的手段这样一种双刃剑形态等各种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台港文学选刊》前主编杨际岚和台湾文学馆前馆长李瑞腾,也从各自的编刊经历以及主编丛书的经验出发,参与讨论。李瑞腾教授在最后的压轴发言中认为,无论文学传播的方式如何改变,文学生产的前提是要创作出“好的文学”。
两天的研讨会成果丰硕,许多与会者都认为这次研讨会“阵容华丽、研讨热烈,会务周到,收获巨大”。 与会者普遍认为,这次研讨会由于打破了学科的条块划分,将研究华文文学(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等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聚集在一个文学研讨的场域,就同一个论题,进行对话和交流,并在研讨的过程中,将主题演讲、小组讨论、专题论坛结合起来,实现了多学科、多形式的融合,因此,这次研讨会视野得以阔达,讨论耳目一新,在历史描述和理论探讨两方面,实现了对华文文学与中华文化之间复杂关系的新阐释,使得对华文文学与中华文化关系的研究,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编辑/巫卢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