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8日14时,“启旧沃新”系列讲座第二讲“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科学问题”于江苏第二师范学院石湫校区博一510文学院会议室顺利举行。本次讲座的主讲人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李忠明教授,文学院院长冯保善教授担任本次讲座的主持人,参与本次讲座的还有赵敬鹏老师,文学院的众多学生也参与其中,到现场聆听了本次讲座。
讲座伊始,冯保善老师用当下的一个流行热词“新文科”来作为今日讲座主题的切入点。冯老师介绍说,“新文科”是传统的创新发展,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传统学术的文史哲融通,应该成为当下新文科建设的一个方向。其次,“新文科”指的是传统文科源生出来的新学科,是一种交叉学科,如神经语言学等。强调融通式培养,我们的经典细读系列课程就本着这样的目的,我们更强调守正出新。
李忠明老师则以“新文科”为背景,将本次讲座内容分为“文学作品中蕴含的科技信息”“理解科技对于理解文学的作用”“科技发展对于文学发展的影响”以及“科技为文学接受提供全新视野”四个部分进行讲授。
首先,李忠明老师举了杨玉环爱吃荔枝的例子,然后向同学们提出了以下问题:荔枝从何而来?这些荔枝都来自同一个地方吗?对此,他分析道:唐代的交通能力与运输保鲜技术不足以支持他们吃到新鲜的荔枝,从而推断出杨贵妃所食的并非岭南荔枝,而是源于四川涪陵的荔枝。由此可见,由于科技水平受限,古时的人们在解读作品时难以避免一些错误。而如今,大家要学会从科学技术的角度,以换位、对比的方法去解读文学。
其次,李老师通过“大禹治水”的例子,并对大禹治水的成功不应完全归功于“疏通”方法的观点进行了阐述,并指出大禹治水的成功因素中也应该包含当时的自然环境情况。李老师从科学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并得出了以下结论:高温和大量降水有关。因此在大禹治水时期,由于正处于高温时期,使得水分蒸发过快,由此导致水位下降,这一点正有助于大禹治水。李老师又举出战国时期的“郑国秦渠”的例子:秦国经过水土改良,而成为当时的强国之一。反观大禹的时代,在当时的条件之下,他们没有能力对水患进行疏通,因而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说法并不现实,至于《山海经》中山水之间的距离,迄今为止都是一个未解之谜。
传统文化在科技中具有相当的分量。李老师通过《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草船借箭”此战中对于学科交叉的表现来体现这一观点:诸葛亮利用气象学中的相关知识来确定雾的范围,从而判断敌方军队的大概行动时间;他还借助数学的相关知识来计算船只之间的距离、草人之间的间隙以及船队的分布;此外,诸葛亮还熟练的运用了心理学与军事学,在两者的双重辅助之下,才获得了最终胜利。除此之外,李老师还特别指出:倘若身处明代,各国之间进行科技实力的比拼,中国一定是名列前茅的,这正说明了古时我国在科技方面的发展速度之快。
科技发展对文学创作也具有重大影响。李老师是从工具与文风的角度来看待文学的传播的,他指出:科技的发展使得现今的文风和文体都有了巨大的改变。然而诸如“月满西楼”“鸿雁传书”“折柳送别”之类的传情方式,到如今却都随着科技的发展渐渐消失了,而这正与文学的载体有关。李老师总析,现在品读《诗经》作品,有些人只看上几页书,便可大呼其为“经典”,而在古时,口耳相传即为经典。就此,李老师总结道:科学技术的进展决定了文学的发展,但与此同时,作品与其接收方式也会随之发生改变。
讲座的最后,赵敬鹏老师对于这次讲座作了简要总结:李忠明老师从古代文学与科学关系的角度向同学们讲述了一个新的知识理论。讲座结束后,同学们纷纷向李老师提出自己的疑问,李老师一一为同学们解惑。李老师希望,通过这次讲座,可以启发大家从科技的角度去了解和研究文学,同时他还鼓励同学们:要敢于从新的角度去试着了解和学习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