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15日下午一点半,“悦读者说”读书沙龙第三期活动在尚美楼六艺大讲堂顺利举行。主讲人文学院陈进武老师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文学性与实用性兼备的讲座,主题为“我们如何教中学生读《朝花夕拾》”。本次讲座由人文学部(文学院)和图书馆共同举办。
讲座伊始,陈进武老师从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的单元结构谈起,从不同的创作角度列出了教材中鲁迅的七篇作品。通过分析语文教参的教学方法,他指明了当今语文教学固定化、模式化的问题,并借此鼓励同学们突破传统思维、创新教学设计。
接着,陈老师指出“文学是人学”,即文学是关于生命的学问。基于鲁迅的生平经历,他为同学们介绍了《朝花夕拾》的创作背景及书中各篇目的创作地点,并阐明了文学创作与人生经历的密切联系。在此,陈老师从时间与空间两个维度把握了《朝花夕拾》十个篇目之间的内在联系。他指出,在时间上,《朝花夕拾》反映的是鲁迅童年、少年、青年、成年的一系列成长过程;在空间上,则反映的是鲁迅由S城(鲁镇),到南京,再到东京,最后回到S城的人生轨迹。
然后,陈老师以提问的形式逐一剖析《朝花夕拾》各篇章的精妙之处,引发了同学们对文本的再思考。例如,就“《狗猫鼠》中,鲁迅最厌恶的是哪个动物?”这个问题,陈老师认为可以采用辩论赛的教学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文本细读与概括的能力。在分析过程中,陈老师还清晰明了地揭示出了各篇章前后的铺垫、勾连、对比等写作手法,强调了整本书阅读与关联性教学的必要性。
此外,陈老师还补充说明了中小学语文课本中的“课文删改”问题。以初中课文叶圣陶《苏州园林》和小学课文萧红《火烧云》为例,他通过对比分析原著与课文的不同之处,生动形象地为同学们阐释了其中艺术效果的差异。他建议同学们在今后的教学研究中多加关注课本中“变与不变”之间的逻辑点,从而生发独到新颖的教学见解。
讲座尾声,陈老师为师范生今后的语文教学工作提出了建议。他认为教师应当为学生提供整本书阅读的可能性、解读文本的新角度以及有价值的概念、思路和方法。本次讲座兼具文学性与实用性,陈老师立足教学实际,理论储备扎实,讲解深入浅出,不仅让同学们对《朝花夕拾》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还为其之后的教学实践提供了有益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