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把艺术创造力和中华文化价值融合起来,把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结合起来,激活中华文化生命力。”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江苏第二师范学院人文学部“青葵”支教队于2024年7月6日赴南京市溧水区三星村开展了为期一周的“文脉相承燃薪火,青春担当铸华章”暑期夏令营活动。
本次活动以理论宣讲和实践体验为主要方式,将优秀传统文化与手工制作相结合,将红色文化教育与长征故事相结合,充分调动青少年学习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的热情,用润物无声的方法,用循序渐进的步骤,让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教育走进课堂,融入实践,引导青少年在亲近中热爱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在热爱中弘扬中华文化,在弘扬中勇担复兴使命。
01在传承中华文化中展现青春风采
“要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支教队成员始终秉持着高度的文化自信,从中华文化中感悟初心、传承经验、勇毅奋斗,希望通过发挥专业所长,站在三尺讲台上,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添砖加瓦。
水袖轻舞,似行云流水;跟头翻滚,若飞燕凌空。支教队成员从经典之作《西厢记》导入,为学生介绍中国国粹——京剧,在回顾京剧的起源和发展中,听悠扬的唱腔,余音绕梁;看色彩斑斓的脸谱,或善或恶,生动传神,让学生们沉浸式感受京剧的魅力。成员重点讲解脸谱,通过举例红脸关公,黑脸张飞等典型形象,介绍不同色彩代表不同的人物性格,同时鼓励学生们动手实践,创造独属自己的京剧脸谱。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仇怨的姑娘。”支教队成员与学生们一同朗读着戴舒望先生的《雨巷》,撑开古韵油纸伞,一同漫步在中华非遗巷。一把油纸伞,伞骨为竹,竹报平安,寓意节节高升;伞形为圆,寓意美满、团圆、平安,让学生们带着丰富的吉祥寓意传承这一民艺精品。活动课上,学生们还主动在油纸伞上绘出了五彩斑斓的花朵,当他们举起油纸伞,绽放灿烂笑容的那一刻,真的是笑靥如花!
“古色古香,囊纳乾坤。”当支教队成员拿出DIY的香囊,精巧古朴的样式伴随着清新淡雅的香气,一下子吸引了学生们的全部目光。在成员们讲解香囊中各类中药药材的特点和用途的同时,学生们也都迫不及待地开始了香囊制作。“老师!老师!你快闻闻我这个香囊里放了什么?”“老师,我要把这个挂在身上,好香呀!还可以驱蚊呢!”在互动体验式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们走进古法香囊的世界,感受历史与艺术的完美融合。
“漆”彩纷呈,“扇”泽不辞。一把漆扇,融合了漆器的精致与扇子的轻盈,轻轻摇曳,在带来丝丝凉爽的同时,又传来了历史的回响。首先,支教队成员科普了漆扇的相关知识,激发起学生们的学习热情,接着,学生们通过接龙形式背诵学习过的诗词,温故而知新,最后,在成员们的帮助下,每个学生都大胆制作出了独一无二的漆扇。同时,成员们开拓创新思维,鼓励学生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观察漆扇上的色彩与形状,题上一首觉得最合适的诗或词,让学生们切身感受到漆扇中蕴含的匠心独具和文化自信。
02在弘扬长征精神中担当青春使命
“长征不仅是一次人类精神和意志的伟大远征,也是一段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优秀儿女寻求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支教队成员始终铭记伟大的长征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希望通过自身带动,讲述长征故事,践行爱国之志,传承长征精神,努力书写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新长征。
“红星闪闪放光彩,红星灿灿暖胸怀。”随着耳畔响起熟悉的红星歌,支教队成员向学生们讲述了《闪闪的红星》这个故事。作为主人公的潘东子,勇敢正直又善良智慧,于他而言,那枚闪闪的红星,是父亲留给潘东子的信仰之光,也是他心中不灭的希望之火。学生们在听完之后都积极分享心得,他们说都想像东子一样,心中时时刻刻装着祖国,无论面对多大的困难和挑战,一定会保持一颗勇敢、坚定、善良的心!“半条棉被,永葆初心。”学生们起初都很好奇为什么只有半条棉被,随着支教队成员娓娓道来,他们明白了:原来,一条棉被,剪成两半,却永远相连。这半条棉被不仅象征着军民鱼水情深的情谊,坚若磐石的理想信念和初心使命,更是跨越时空的接力和红色文化润物无声的传承。
《七律·长征》生动概述了红军长征艰难而伟大的历程,通过朗诵形式,帮助学生感受伟大长征精神具有重要作用。在支教队成员的指导下,学生们逐渐熟悉节奏,酝酿出高昂豪迈的情感,经过多次排练,最终在学生们清脆整齐的朗诵声中再现长征的宏大壮阔,弘扬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03实践感悟:行而不辍,履践致远
我非常开心能够加入“青葵”支教队,参加了2024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本次社会实践以红色文化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如何将知识以有趣的方式教授,是整个支教活动的“难题”。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非遗漆扇的系列课程,即使课件出了问题,志愿者也能够随机应变,动手实践顺利宣传漆扇制作。而在本次活动中我成为宣传组的成员,主要负责拍摄与撰写推文。我的镜头下记录着坚定举起的手、稚嫩响亮的诗朗诵;笔下是流露的真情。纯粹而天真的笑容常常出现在学生和志愿者脸上。通过这次社会实践,不仅让我锻炼了自己的技能,还让我提前熟悉了老师这一身份,锤炼师范生基本技能。以热爱充实自我,以笃行丰迎青春。
——人文学部2023级中文普本3班曾烨
短短一周的社会实践让我收获繁多。每一天,与孩子们并肩同行,在欢笑与汗水中,我见证了成长。在这里,我不仅是引导者,更是同行者。我们共同探索传统文化和红色历史,参与实践,孩子们的纯真与坚韧,如同夏日里最灿烂的阳光,照亮了我内心的每一个角落。
社会实践的日子,如同一首悠扬的夏日序曲,充满了青春的旋律与激情。它不仅让我收获了与孩子们之间深厚的情谊,更让我学会了如何在平凡中发现不凡,在挑战中拥抱成长。这段经历,将成为我生命中宝贵的财富,永远闪耀在记忆的长河中。
——人文学部2023级汉语国际教育普本班 徐诺涵
活动中,我们与孩子们一起学做手工、了解中国结、漆扇、油纸伞等传统技艺。看到他们一双双充满好奇的眼睛,我深刻感受到传承文化的乐趣与价值。我们将宝贵的文化遗产传递给了孩子们,更点燃了他们心中的文化薪火,让他们对优秀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这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是一次社会服务,更是我自身的一次锤炼和成长。在活动中,我学会了与不同人群交流、锻炼了师范生本领。我将继续保持热情和信念,积极参与更多的社会实践活动,为乡村振兴、文化传承贡献自己的力量,让青春在奉献中绽放光彩。
——人文学部2022级中文普本1班 郑英
参与与这次“青葵”支教队的暑期三下乡活动,我深感荣幸与充实。看着小朋友们在脸谱绘制中展现的创造力,在红色文化学习时眼中的坚定,在非遗制作里的专注,我深刻体会到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与紧迫性。这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精神的传承。我们为孩子们打开了文化宝库的大门,让他们在快乐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了他们的爱国情怀和文化自信。同时,我也在活动中不断思考,如何让文化传承更具吸引力和实效性。我意识到,只有用心去贴近孩子们的内心,用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导他们,才能让文化的种子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此次活动让我坚定了继续投身文化传承事业的决心,为乡村文化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人文学部2023级秘书普本班 邵煜
本次活动反响热烈,得到学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充分展现出青年学子积极昂扬的青春风貌和扎实优秀的专业素养。未来,“青葵”支教队将持续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宣讲,让中华文化在新时代迸发出新的活力,充分发挥出文化自信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