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丰家骅先生的二三事

发布者:孟文博发布时间:2024-12-19浏览次数:60

现年94岁的丰家骅先生,曾担任江苏教育学院中文系(今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文学院)系主任,在丰老的带领下,中文系培养出的一大批优秀毕业生,现今已成长为江苏省基础教育领域的中坚力量。

丰老不仅将教学管理工作做到极致,亲自带领系里的教师实地调研,制定出适合专业发展的课程方案;更从不放弃学术研究,丰老的学术成果极为丰厚,特别是在杨慎研究领域,是国内外首位系统研究杨慎的专家,所著《杨慎评传》,得到学术界高度评价。2019年,又以近90岁的高龄出版了杨慎的《丹铅总录校正》一书,充分彰显了丰老“为往圣继绝学”的精神。

我作为学术后辈,未曾亲自见证丰老年轻时的风采,但有幸的是,当我入职文学院后,因为获批国家社科基金的杨慎研究课题,得以与丰老有较多的接触,不仅得到丰老毫不吝惜地指导和帮助,更深刻地认识到丰老在教书育人和道德文章方面的模范作用。

记得第一次拜见丰老,是在我入职后不久,因为研究杨慎学术时遇到一个棘手的问题实在没法解决,而此前我早已拜读过丰老的《杨慎评传》,对丰老仰慕已久,所以特别想向丰老请教。但苦于丰老已退休,而我又没有丰老的联系方式,所以不得不向时任院长冯保善教授求助。冯院长得知我的想法后,第一时间与丰老联系,确定好时间后,亲自带我前去拜见丰老。当我们到丰老家时,是一位精神矍铄、声如洪钟的老人为我们开的门,经过冯院长的介绍,我才知道这位八十多岁的老人就是丰老。经过短暂的寒暄后,丰老让我讲出我的疑惑,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的解答。尤为感动的是,丰老为了将问题说清楚,还从他那整面墙都是书的书架上,将涉及的史料一一找出并带着我分析,整个过程让我感受到丰老知识的渊博,以及对史料超乎想象的熟悉。此后,每当我在研究中遇到问题时,都会第一时间向丰老请教,丰老也会非常认真和详细地给出解答。

丰老不仅提携后进甚力,更能以平等的态度面对与学术后辈的交流。当丰老的《丹铅总录校正》出版后,第一时间赠送给我,并让我提出意见。在认真拜读的过程中,我再一次深深感受到老一辈学者治学的严谨和态度的谦卑,而我提出的几个小问题,丰老在审阅之后,不仅均予以采纳,并告诉我在修订再版时一定会将其吸纳,这令我非常感动。而最让我感动的是,我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结项后将要出版,我把这个消息告诉丰老,丰老显得比我还高兴,并答应替我审阅全稿,而当我请求丰老给我的小书写序时,丰老竟然爽快地答应了。

看着眼前白发苍苍的九十多岁的老人,还能够不辞辛劳的帮助我,我不禁泪眼蒙眬。我想唯有加倍努力,将丰老治学的精神和为人的品德一代代传承下去,方才对得起丰老,不辜负丰老对我的期许。

 

作者:朱仙林(文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