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暑假的到来,人文学部各项社会实践活动也在有序组织进行中。人文学部南京小队深入鼓楼区江东街道宝船社区开展了一系列以“童心沐阳光,青春献关爱”为主题的志愿活动,旨在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互动,提升师范生素养,提高综合能力,增强志愿服务的意识。
简易绒花制作
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璀璨星河中,绒花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底蕴备受人们喜爱。第一节课,包东霖同学就带着小朋友们学习了绒花的历史和简易的制作方法。
在包东霖同学的细致讲解下,小朋友们很快就进入了状态,跟着老师的步骤,用自己的巧手制作出了一串串铃兰花。在志愿者们的鼓励下,小朋友们也用扭扭棒研究出了其他的做法。在创作过程中,小朋友们展现出了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的作品也充满了童趣。
趣味汉字
第二节课,赵翔同学从趣味汉字入手,带着小朋友们一起走进了奇妙的汉字世界。他从“日、月、水”这些简单的象形字入手,设置连连看关卡,一边画简笔画一边进行引导。小朋友们顿时来了兴趣,纷纷伸出小手在空中比划。接着,他们又用同样的方法使甲骨文、隶书等字体具象化。孩子们也跟着模仿,学得津津有味。
课堂上,小朋友们不仅学得认真,课堂氛围还特别友爱。小朋友的水彩颜料倒在了桌上,旁边的同学立刻帮忙拿纸处理;回答问题的时候,大家声音洪亮,小手都举得高高的,生怕老师看不见。同时,在自习答疑的时候,能明显感觉到小朋友们非常聪明,可谓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这次活动不仅增进了小朋友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绒花、汉字的了解,也提升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能够继续用自己的力量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