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领航,智趣狂飙——人文学部中华文化传承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四)

发布者:孟文博发布时间:2025-08-12浏览次数:10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20258月,江苏第二师范学院人文学部AI领航,智趣狂飙中华文化传承团深入六合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本次实践以让非遗文化活起来为核心目标,通过AI+非遗创新模式,探索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承发展路径。

一、于下,初六合

第一站,实践小队到了六合经济球(万达广场),这是一颗经济球也是一颗幸运球,它的到来使六合迎来了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新可能。那是一个美好的时代,是以消费促循环,以经济带动六合人民走向幸福的时代!

这一程,仿佛在历史的岁月里,见证了六合复古而又崭新的一生。六合在南京的11个区中默默无闻,来来往往的人们总是和它擦肩而过,但它永远是京畿之屏障、冀鲁之通道、军事之要地、江北之巨镇

二、于间,又六合

遇见龙池湖,500亩碧水深处,乌龙报恩的传说随涟漪荡漾,清炖芙蓉鲫鱼的鲜香里,藏着神龙相守的温柔。那天雨很大,可莲叶不败,荷花不谢,何仙姑仍托举着龙池湖中那朵最闪耀、最璀璨的荷花,那是六合人民的。每逢夜晚,灯火阑珊处,湖中喷泉涌现。来往游人纷纷驻足,儿童戏水,伴侣采荷,皓首依偎在小桥的栏杆上,看向远方,看向梦中的自己,当真是荷塘月色

这一程,实践小队步入天空之境,领略至美仙境,夏季龙池湖以灵动出众,而秋季更是飒爽自由。也许待叶落归根时,再来游历一番,会遇见有缘人

三、于上,再六合

六合浮桥,位于南京市六合区老城以南,横跨滁河,始建于南宋绍兴十七年1147,南京六合区政府投资6471.26万元在滁河原址上修建成景观廊桥,六合浮桥桥梁长435米、道路长235米、路宽26米,全长670米。队员们踏上浮桥,感受历史的厚重,接受历史的熏陶。他们欢喜于桥上的车水马龙,欢喜于远方的碧海蓝天,欢喜于如今的宁安静谧,桥上的红灯笼最是喜庆。夜晚,点点灯火照亮整座六合城;春节,盏盏星光散发六合福;灯会,粒粒烛火焕发六合情,此桥似是郊区和城区的灵魂摆渡,穿过此桥,将会进入闹市小巷,领略真实的人间烟火!

这一程,时间短,但意境深,这里有“棠邑古城”,有江苏民歌《茉莉花》,再入此桥,愿无忧无难无怨,行人之意总在于山水之间也!

四、于中,惜六合

凤凰山公园的雨天,朦胧而又梦幻,穿过长廊,那里藏着三代人最真挚的回忆;六合一中的荷塘边,强学力行的校训浸润着八十载光阴,那些从梧桐树下走出的状元郎,把青春写成了滁河畔的诗行;刘老太小巷的灯盏,仍亮着1985年的温度,三代人的文具账单里,藏着属于六合的温情!

这一程,我们沐浴阳光,历经风雨,接受文化熏陶,攀登巍峨城墙,漫步闹市小巷。六合很小,好像一天就能体会一生;六合也很大,似乎我们永远走不出心里的六合城!

从城墙砖缝里的宋时月光,到商场玻璃幕反射的霓虹灯光,六合的每一步都踩着古今交织的鼓点——来这里,让随性的风为你展开一幅活着的千年画卷。此次中华文化传承团的社会实践,领略了六合的肆意生花。团队成员周静妍同学对此次云旅六合感触颇深,她深刻地感受到了六合所散发的棠邑灵气,虽不能真正做到感同身受,但心向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