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要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传承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江苏第二师范学院人文学部“AI领航,智趣狂飙”实践团于2025年暑期以“让典籍里的文字活起来”为核心目标,通过“AI+短视频”等形式推动典籍现代化传播,探索新时代背景下传统文化传播的新路径。
01AI+文化+教育
本次实践项目以提升师范生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为核心,依托学院专业师资力量,前期聚焦学生核心能力锻造,在校进行为期一周的赋能培训,集中开展口播训练、中小学语文教材问题聚焦、短视频脚本策划、AI创意讲座、视频剪辑等活动进行技术筑基,并由专业教师及技术团队提供相关指导。
此外,团队还聚焦中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化爆点,分组创作短视频文案,并通过实践拍摄与剪辑,打造兼具文化深度与传播力的原创内容,计划在实践结束后形成系列短视频成果,为学院积累教学素材,同时孵化具有影响力的文化传播IP。
实践团队在系统学习与培训基础上,成功创作了两部深度融合AI技术的课本剧改编作品,作为核心实践成果——《木兰诗》新绎与《范进中举》现代版。人工智能技术(如情感分析、场景渲染)在经典文本现代化表达上的应用,不仅深化对原著精神的理解,更有效激活了传统文化与当下社会议题的对话,为传统文化在数字时代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案例。
02七城联动,数智赋能
实践后期,团队分别赴连云港、淮安、南通、泰州、南京、盐城、遵义七个城市,解锁地域文化密码。各实践分队依托地方资源迅速开展系列活动,积极挖掘当地历史文化资源,运用集中培训阶段所掌握的AI技术,对当地的民俗文化进行深入调研和记录,解码民俗文化基因,建构丰厚的地域文化素材库,最终孵化出一系列极具地方标识度的短视频作品,实现传统文化的创新性转化与数字化传播。
03活动总结
唯有凝聚多方合力,才能让经典文化借科技之力焕发新光彩,在传承中创新突破,在创新中延续文化生命力。本次实践活动将持续深耕,并已建立长效推进机制,后续成果将通过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等新媒体渠道全面发布,立体展现师范院校在文化传承中的独特担当,为推进全民阅读注入高校智慧与活力。